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記錄】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好友邀我一起去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地點在我沒有去過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頗富盛名,作品風格也很獨特,但對於她的生平及年齡,其實我沒有太大的概念。觀展前一天,我才大致的查了一下她的簡介,驚訝的發現她已經95歲了。


參觀那天陽光溫暖,徐徐微風吹來,非常舒服,不像後來這幾天真的是炎熱的像夏天。陽光普照的日子,戶外的照片真是怎麼拍都好看。配合草間彌生的展覽,北師美術館外面也做了佈置,沒進展場也彷彿置身展覽中。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日本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以其標誌性的波點圖案、南瓜雕塑和沉浸式裝置藝術聞名於世。她的創作涵蓋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和小說,並對波普藝術、極簡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生平與背景

出生:1929年3月22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

早年經歷:自幼開始創作,因精神疾病產生的幻覺影響了她的藝術風格。

旅美時期(1957-1973):搬到紐約,積極參與前衛藝術圈,與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藝術家互動,並舉辦前衛行為藝術活動,如裸體抗議。

回到日本(1973年至今):因精神健康問題回到日本,自願入住東京的精神病院,並在醫院附近設立工作室,持續創作。


1998年台北雙年展,草間彌生為北美館中庭創作,以七個帶有黑色圓點的巨型螢光粉紅氣球漂浮其中,取名《圓點的強迫妄想》,此作品標示著草間彌生以巨大雕塑與公共場域對話的關鍵節點,也是她和臺灣交流的開端。


此次展覽,重製了《圓點的強迫妄想》,氣球裝罝錯落於北師美術館二樓的挑高展間,讓我們觀展者自行穿梭其間,彷彿置身奇幻之境。


在魚貫往來的人潮中
我奮力打拼如此多個年月
不知道有多少次都想拿刀自刎尋死
然後重整思緒,重新站起
我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
然後無限地活到人生的盡頭
——詩作《草間彌生之愛的訊息》




藉由圓點的自我消融
我的靈魂超越輪迴轉生
無限的圓點
在宇宙中永劫回歸
死是陰而生是陽
陰與陽編織成「無限的網」
這是我創作的主題

雖然正慢慢步向生而為人的生命終點
但仍每日懷抱著熱切的盼望
藉由藝術一步一步接近
燃燒靈魂的熊熊火光
——《超越「執念」!:打開一扇通往二十一世紀光輝大門的我》1998

藝術風格與代表作

1. 波點與無限網(Infinity Nets)

充滿重複性圖案的繪畫,象徵無窮無盡的宇宙與個人精神狀態。

2. 南瓜系列

她特別喜愛南瓜,視其為童年記憶的象徵,並將其創作為大型雕塑,如奈良的直島南瓜裝置。

3. 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s)

沉浸式裝置藝術,使用鏡子和燈光營造無限延伸的空間感,讓觀眾迷失於無限之中。

4. 大型公共藝術

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如東京草間彌生美術館、紐約MoMA、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等。



此次展覽分別在北師美術館的二、三樓,及地下一樓展出。本來我們在猶豫是要先往樓上還是樓下,後來慶幸我們是先往樓上參觀了。地下一樓的展出較為前衛,60年代即舉辦「裸身慶典」,即使是在較為開放的西方,應該也是引起不少爭議吧!


裸體不必花錢,衣服則要算帳。忘卻自己,回歸自然。放棄自我,超越永恆,我會用圓點包覆你的身體。消融自我是唯一的解脫。
——1968年7月草間彌生乍現活動「人體爆炸」口號

影響與現狀

草間彌生被譽為「波點女王」,她的藝術作品探索自我、瘋狂與宇宙的關係。儘管長期與精神疾病共存,她仍持續創作,並在全球藝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如今,她的展覽經常吸引大批觀眾,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

她的作品概念是很一貫的,重覆性的圖案,無限的圓點,不僅是無窮的宇宙,也是消融自我的狀態。但我進展場後的第一個感覺除了前衛,就是如果有密集恐懼的人應該無法看她的作品。

此展中選了很多當時的記錄影片,很多的行為藝術看久了也不難發現她的精神狀態的確異於常人。自許「女祭司」、用圓點包覆你的身體、裸身回歸自然,這都偏離了我們中規中矩的生活型態。

雖然如此,但是對於我來說,她的畫作中很多的用色以及重覆性的規律我是很喜歡的,可惜牆上的畫作無法拍照,《花》《南瓜》《自畫像》這幾幅畫作是令我很印象深刻的。這次觀展回來後,我把我的手機桌布改成了她的「花」及「南瓜」了。

本來還在想,怎麼沒有紀念品區,後來在一樓看見了。喜歡的紀念品價格太高,可能回家就只能供著捨不得用,實在可惜,所以就沒有買的欲望。本來想「花」若是有做成玻璃磁鐵,我就會買,但是玻璃磁鐵沒有我喜歡的作品。倒是好友送了我一張「花」的明信片,讓我很是驚喜!回家後一樣放進收藏夾裡了。

這次觀展,我們約在捷運大安站見,好友說5號出口沒有電扶梯且人較少,可以走4號出口出站。本來我也是在猶豫的,但4號出口感覺跟文湖線混在一起,似乎有點複雜,再加上我前面有人也走5號出口,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直接走樓梯出站。後來我終於明白了好友的建議是有道理的,4號出口與5號出口就在隔壁,這5號出口的階梯,真的是......有點多。

幸好我們先找好的《梧貳歐姆蛋包飯》,沒有讓人失望,口味及價位都算是很不錯。


奶油野菜蕈菇佐奶香南瓜醬


秘製醬香雞腿佐特製咖哩醬

我們悠閒的吃完午餐,再走到對面的北師美術館,時間剛剛好,還有空可以閒聊一會。近年我們的約會都走悠閒風,不用特地安排行程,主打聊天放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的友誼,不知不覺就10年了,未來的日子,我們也會彼此相伴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