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位赤腳漁民成為香港大班的發跡史及其一家人的悲歡離合。
成為帝國東印度公司首任華人大班,出席港督府舉行的酒會時,一直以英語與城市精英打交道,忽然自問一句:「Who am I ?」及後電影倒敍他的發跡史。(「我是誰?」一直是九七回歸後香港人一直在思考的身分認同問題)
本片的氛圍一直是淡淡的,身份認同危機感我覺得表現的不夠濃烈,飾演布華泉妻子楊采妮的戲份幾乎無法發揮,倒是讓飾演 Fion的劉心悠搶盡風采,知道當不成情人之後的華麗轉身讓人欽佩。幸虧有很多細節的安排上還算細膩,所以也不會讓人太過失望。可若是當成母子親情之作,倒是還不錯。在母親節將要來臨的日子看,倒是滿應景的。
紅髮的布華泉(郭富城飾)長相不像中國人,出生於漁民家庭。每次想問原因,換來的都是被打。長大後,在牧師的幫助下,他上岸去讀書認字,卻因此與父親的關係破裂。因為父親認為身為蜑家人的長子,就應該永遠在船上。好不容易,父親對他說:「阿泉,不管你以後做什麼,都要照顧你阿娘和弟妹。明天別忘了來拍全家福!」有一天,父親出海捕漁時,遇上了颱風被桅桿打落而一去不返,他也從此成為一家之主。他為了家人,只要能賺錢的工作都會去做,可是除了要照顧弟妺之外,還負上了很多債務,最後他和母親被逼把部份弟妹送進免費教會學校或送養。
當船東家當著他的面嘲諷母親,買來的孩子勝過自己生的,有了他,妳又生了五個孩子,而且你們家也買了自己的船。由別人的口中,證實了他從小就懷疑的秘密,他反而沒有太大的震驚,反倒是母親的表情很難堪,她斬釘截鐵告訴他,他和她的親生子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區別。他一連說了好幾聲他明白。這些明白,包含了這麼多年的養育親情,包含了他對母親的愛,還有這些年他母親對他的支持。
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考進帝國東印度公司當雜役的年齡,他努力的邊工作邊讀書,從小時候被稱為「洋仔」的憤怒,到現在被稱為「半生熟」的隱忍。他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向現實妥協。終於在一次機會下,他受到上司的注意,多年累積的經驗也終於可以用上。他對 Fion(劉心悠飾)的工作建議,讓她對他刮目相看。布華泉曾說 Fion 是上天賜給他的女人,讓他認識到一個新世界。這個新世界就是以英語為交流語言,講究階級的上流社會。
在他有所成就時,他說服母親到岸上與他們一同居住,安享晚年的那個橋段我好喜歡。母親對他,我想一直充滿著濃濃的愧疚,弟妹結婚買屋,到岸上居住,靠的都是他。所以她拿出當年他親生母親留給他的金耳環還給他,並告訴他這些年她享盡了原本該屬於他親生母親的福份,不該連這耳環都罷佔著。她又說,從她帶他回家那時起,就沒有人再見過他生母。而她覺得船上很好,沒有必要上岸居住。布華泉親手將那只耳環替他阿娘掛上,也撫平了他阿娘心中的結,最終答應跟他們一同居住安享晚年。在阿娘的葬禮上,他意外的發現,他阿娘從未放棄替他尋找他的親生母親,讓他痛哭流涕。其實是不是親生的,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勝過一切,雖然他真的為了這個跟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付出了很多,但是,他們也都是真心的把他當成一家人。
初遇 Fion 時,身處高層會議中,整個過程都在說英語。可是,當兩人私下相處時,縱使 Fion 一直在說英語,布華泉大部份時間均以粵語回應,只偶爾說一兩句簡單英語。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於布華泉來說,英語不過是他的工作語言,是他晉升上流社會的工具,而粵語才是他的生活母語。於不同場合採用不同語言,反映著布華泉他不同的身份。被布華泉取代職位的前上司與布華泉發生口角。前上司揶揄他即使竭力模彷上流精英的模樣,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取得學歷,也取得工程師執照),又得到 Fion 幫忙改變衣著、行為的土氣,但「口音」卻提醒他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
「英語」是界定人身份的標準,並能產生身份認同的危機,在布華泉妻子(楊采妮飾)身上尤其可以明顯的看見。不懂英語、再加上本身就有聽覺障礙的阿娣,於這個世界中唯有失語,在她身上更是顯得自願。將丈夫身邊所有拋頭露面的位置,全都拱手讓給 Fion,逃避以布華泉妻子的身份於社交場合中出現。而他們的關係也因而愈來愈疏離。
電影末段他在街上遇上兩個操北方口音的大陸遊客問路。對方一看他樣子,便認定他是外國人,還驚喜地說外國人竟然懂得普通話。布華泉以普通話回答兩人的問題,兩人似乎聽不懂,布華泉唯有以英語重複答案,兩人卻心滿意足的離去。對布華泉來說,真是諷刺,他既當不成英國人,但也回不去中國人的世界。
慶幸的是女兒的一番話,讓布華泉驚覺阿娣的助聽器原來已經壞了很久了,也讓他覺悟阿娣的地獄是他造出來的。最後,布華泉獨白:「無論自己是甚麼人都好,總之不要成為製造地獄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汲汲營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在角色扮演的同時,我們可能早就忘了真實的自我,也許也為身邊的人製造了枷鎖。能不能像布華泉一樣及時的醒悟?一個轉念,他讓他身邊的人變得更快樂,讓他的家庭變得更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