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閱讀雜記】漢人移民臺灣簡史

周蔭棠先生謂夷州即今臺灣,然乏佐證,暫且存疑。

臺灣正式見諸典籍始於隋書,是以新元史以隋書所言流求即今之臺灣。

又連雅堂先生臺灣通史開闢記謂:「閩書曰:『福州之福盧山當隋時曾掠琉球五千戶置此,尚有其裔。』是琉球者臺灣之古名。」

如上所述,臺灣早在隋代已與中國交通,然當時中國對此海外大島只是威服及掠奪,並無殖民拓墾打算。

漢人移民臺灣第一期(清以前)

(一)唐

由於語言出自馬來,因此推測臺灣本地原住民係馬來種之一支。

隋書記載本地土著居民生活仍然非常原始,大業三年的征伐,只是掠奪,並未殖民統治;至唐憲宗時,隱士施肩吾率其族人遷居澎湖,有詩傳世,題澎湖一詩云:

「腥臊海邊多鬼市,島九居處無鄉里。黑皮少年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鹼水。」

此為漢人移民臺灣的第一件比較可靠記載。


(二)宋元

到了宋元之際由於兵荒馬亂而有避難臺灣者。

連雅堂臺灣通史開闢記云:「宋末零丁洋之敗,殘兵義士亦有至者,故各為部落,自耕自贍,同族相扶,以資捍衛。」

這是以團體型態定居臺灣的開始。

至元中華澎湖設置巡檢司管理行政,澎湖列島正式歸入版圖,可見當時漢人在澎湖已不少,以澎湖至臺灣的短暫航程,本島的移入應屬意料中事。

(三)荷人據臺期

荷人於西元1604年入據澎湖,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又在臺窩灣(今安平)築城做為通商港口,管理附近土著及漢人,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人放棄澎湖遷往臺灣,加上熱蘭遮城建造及事務擴充,經費龐大,為減輕負擔,遂鼓勵移入,對入境的中國人課徵人頭稅,使得漢人移民日益增加。這些漢人大部分居住在受荷蘭人保護的安平附近地區,進行墾荒謀生。

魏源聖武記康熙勘定臺灣記云:「會閩大旱,芝龍言於巡撫熊文燦,以舶徒饑民數萬至臺灣,人給三金一牛,使墾荒島,漸成聚邑。時荷蘭夷二千踞城中,流民數萬散屯城外,荷蘭專治市舶,不斂田賦,與流民耦俱無猜。鴻荒甫闢,土膏墳盈,一歲三熟,厥田惟上上,漳泉之人,赴之如歸市。」

此項記載值得一提者有二事。一是「一歲三熟」,對明末高人口壓力下的閩粵沿海居民吸引力之大;二是「漳泉之人赴之如歸市」,說明了漳泉籍移民佔本省人口高比例之事實。

依通志人口篇的統計及歸納,推測荷據末期,臺灣全島人口,土著約十五萬至二十萬,漢人約在五萬左右,且多數集中在臺南及其附近地區。


漢人移民臺灣第二期(清)

永曆十五年(西元1662年)鄭成功棄金廈入臺灣,帶領官兵眷口約四萬餘人;於是清廷對東南沿海實施遷界令,堅壁清野,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造成東南沿海廣大民眾的流離顛沛,於是一方面迫於生計,一方面受鄭成功招徠,遂有數以萬計的百姓冒險出奔臺灣,總計明鄭時代在臺漢人總數約在十二萬人之譜。

康熙二十年清廷取得臺灣後,對臺灣的政治措施一直採取消極政策,儘量管制人民往來,唯恐臺灣再成反清基地。直到光緒元年始行廢止禁令,然而由於大陸東南沿海人口的壓力,在這段期間,或藉偶而的弛禁,或利用偷渡,陸續入臺的大有人在,解禁以後更是大量增加。

資料來源:摘錄《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第二章/臧汀生撰/臺灣商務印書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