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記錄】總統府參觀

IMG_2276.JPG


#1


這篇文章拖得有夠久,記得好像是101年元旦去參觀的總統府。


在台北住那麼久,很少從總統府那裡經過,就算有,也真的只是"經過"而已,從來沒有看過它的內部長什麼樣?


IMG_2280.JPG


#2


入門前要拿出身份證,還要接受安檢。


所以我刻意帶很少的東西,結果......怎麼還是響了?!


所有口袋裡的東西都掏出來,再檢查一次,還是一樣,這可尷尬了,搞半天原來是外套口袋裡有一個連結在口袋裡的扣環是金屬的。


IMG_2281.JPG


#3


沒有想到參觀的人還那麼多~


IMG_2283.JPG


#4


內部不能參觀的部份都有憲兵在站崗,沒有任何人在走動的狀況下,就會讓人覺得肅然起敬。


IMG_2284.JPG


#5


總統府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灣總督府,不僅日據時期地位十分重要,且光復後仍持續扮演中華民國政治中樞的角色。民國35(1946)年為慶祝蔣中正總統60大壽,將二次大戰損毀嚴重的總督府大舉整修並更名為介壽館。民國39(1950)年這棟建築物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府。民國95(2006)年,為彰顯憲政上的意義及符合實際功能,正式更名為「總統府」。民國71年文化資產的地位日益重要,相關法規陸續訂定,故當時主管機關內政部於民國87(1998)年7月正式將總統府主體及其附屬空地公告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貴陽街、寶慶路、博愛路及重慶南路所圍塑的街廓。


IMG_2287.JPG


#6


總統府為全民之文化資產,不僅見證了台灣歷史,也是許多重要政策決定的場所。總統府正式指定為國定古蹟後,本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完成基礎性的調查研究,近年來更持續委請專業人士著手多項修繕工程,落實使用者管理維護之責。


IMG_2288.JPG


#7


IMG_2290.JPG 


#8


IMG_2291.JPG


#9


建築樣式與構造

總督府建築風格屬後期文藝復興式,受英國建築家Norman Shaw的影響,又稱辰野仕樣,立面充滿古典樣式的建築語彙,包括柱列、山牆、圓拱窗、牛眼窗、托座、羅馬柱式、複柱等。柱頭為簡潔多立克柱式,牆身及柱身多飾橫帶,外觀極為華麗。中央塔樓高約六十公尺,關係比例呈現接近金字塔形;中央塔樓及主體均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外牆貼紅色面磚及搭配灰泥作簡潔雕飾,充分塑造出典雅莊嚴的氣勢。立面上底層為台基,三樓為弧形拱,四樓為半圓拱,並有複柱。除了北側外,二至四樓設計有陽台,五樓則為退縮露台。


總督府平面為「日」字形,雖有象徵日人統治之說,但實際上這是最佳的耐震平面,再加上一至五樓設計有八角形封閉式盒狀構造,更有助整體結構的穩固及耐震。此外東、南、西三側設有陽台空間,北側可能因日照採光的考量而未設計陽台,故實際上總統府並非是一個完全對稱的平面。


IMG_2292.JPG 


#10


空間構成


總督府廳舍建築的水平動線以環繞兩中庭的走廊為主,垂直動線則分為貫穿各樓層的直通樓梯、昇降機與具儀典性質的大型樓梯兩類。前者分布於平面四個角隅與正大門與西大門,皆配置有一直通樓梯與昇降機。而具儀典性質的樓梯為位於敞廳(廣間)的T型樓梯,可通往三樓的中央迴廊,連接至大禮堂(會議室)。


日據時期總督府廳舍內,儀典式空間或高等官辦公空間都安排至日字形平面的中軸上,其餘四周是一般事務性辦公空間。地面層為附屬及服務性空間,二至五層以事務性空間為主,而一般辦公空間講求實用,並無過度華麗裝飾,僅在中軸儀典性空間充滿華麗威權的空間感。


IMG_2293.JPG


#11


建築特色


1. 西大門
西大門為廳舍背向的正式入口,大門的前方為愛奧尼克式的柱廊,過了大門為小玄關,緊接是以大理石為主要建材的寬敞梯廳,與內部的迴廊直接相接。
2. 車廳(車寄)
為總督府建築之主要入口門廳,原周圍環繞愛奧尼克(Ionic)柱式,屬繁複華麗的巴洛克樣式(Baroque),屋頂為半圓形穹頂,二次大戰遭盟軍轟炸毀損,光復後修建改為平頂,其樣式簡化甚多。車輛可由車道行駛至此,進入正大門後即為前廳,前廳與敞廳(廣間)相連。
3. 角隅塔樓
位於平面四個轉角處,在立面上作為端景收尾,與中央塔樓形成對稱穩重三角形,在造型及細部裝飾上與中央塔及衛塔相呼應。
4. 八角亭
總督府時規劃為吸煙室,面對中庭突出之四角隅,據聞此乃當時評審設計的委員中村達太郎認為此有耐震作用,而使之保留。
5. 燈籠窗
總統府燈籠窗的外觀,其屋頂原為半圓穹頂,後改為四披水的銅皮屋頂,牆身四面則為百葉窗的形式,基座為梯形的木作雨淋板,有其自身小屋頂,具有通風功能,外觀有裝飾效果。
6. 牛眼窗
位於中央部及角隅部之牆上的圓形高窗,形似牛眼而得名。此處特別以拱心石(Keystone)排列成車輪狀來增加變化。
7. 迴廊
迴廊環繞建築四周,為辦公室與各空間彼此的聯絡通道,並具隔熱、防暑的作用。
8. 大禮堂
大禮堂在日據時期稱為會議室,是重要事務會議舉行的場所。空間為長形的矩形大跨距空間,天花裝修成一平緩的曲面,天花面上有極精緻華麗的通氣孔,兩側各有兩道門為出入口,上方開半圓拱窗。原先設計有古典柱式支撐,腰壁貼有大理石,壁面裝修上方為壁布裝飾,其地坪則為深淺斜交的石板地坪鋪面。
9. 敞廳
敞廳原本是相當華麗、莊嚴的巴洛克風格裝飾空間,但經二次大戰的戰火摧殘修建後,不僅原先的華麗景象不復存在,且許多精緻的裝飾逐漸鬆脫破壞,地坪樓板嚴重破壞,於民國67(1978)年再度大整修成今日所見較為簡潔風貌。
10. 衛塔
總督府廳舍建築主入口及其兩側均較主建築為高,形成中央部及左右衛塔,用以強化入口形象,並烘托出中央塔之雄偉,部分衛塔曾於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盟軍轟炸,修護後將原為半圓形穹頂改為平頂。
11. 中央塔樓
總督府廳舍建築中央塔樓達六十公尺高,可俯瞰整個台北市街,堪稱日據時期全台最高的建築物。原先設計為六層高,但為了突顯統治者的權威,故將高度再提高至11層。塔頂由下而上巧妙地由四面轉為八面,並加以造型簡潔的立體柱式。
12. 托座
成對的漩渦狀裝飾,彷彿撐起上方的對柱。從牆體延伸磚石結構,以承挑上面構造,加入豐富泥塑雕飾。
13. 拱廊
二至四樓設置拱廊,二樓為平拱,三樓採弧形拱,四樓為半圓形拱,並配合簡潔的立體柱形式的複柱,使立面呈現凹凸變化的韻律效果,破除龐大量體的笨重感。
14. 紅白相間的橫帶裝飾
利用紅色面磚及灰白洗石子,排列組合為紅白相間的橫向裝飾帶,增加立面活潑效果。
15. 底層基座
以洗石子模仿粗糙石塊,將一樓外牆作成建築物的台基一般,並以水平溝縫增加其穩定感。


IMG_2294.JPG


#12


IMG_2295.JPG 


#13


 


IMG_2297.JPG


#14


IMG_2298.JPG 


#15


 


IMG_2299.JPG


#16


IMG_2300.JPG 


#17


IMG_2301.JPG


#18


這幅畫真的超大的~


IMG_2302.JPG 


#19


IMG_2306.JPG


#20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歷史,依時間可區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


(1)臨時總督府


明治28(1895)年6月 5日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記自基隆登陸後,隨即將臨時總督府設在基隆稅關內。基隆稅關面向西北,配置有數棟洋風建築。建築物為兩層樓高的磚木構造,四面設有迴廊式的陽台空間,屬於陽台殖民樣式風格。與當時中國各通商口岸或日本開埠之外國人居留地的建築一樣,為歐美工程師設計委請當地工匠建造。這種建築的特色:一、建築物各方向都留設寬廣的陽台空間作為熱帶氣候的乘涼及生活空間;二、室內均可直接與陽台銜接;三、陽台天花板有極佳的通風設計。然隨著樺山總督進入台北城,此稅關就不再是臨時總督府。


(2)總督府舊廳舍


明治28(1895)年6月 14日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進駐台灣政治核心台北城後,將城內規模最大的官廳建築群-前清布政使司衙門,作為臨時台灣總督府及陸軍幕僚辦公室,而總督辦公及住宿地方則位於衙門西側的籌防局內,日軍為壯觀門面及誇耀統治地位,將正前方的西門街街屋拆除,開闢一條道路可直通臨時總督府大門。


明治38(1905)年布政使司衙門大火,造成總督府嚴重損失,且清廷官衙多年失修,建築物主體遭受白蟻侵蝕十分嚴重,加上殖民統治政府為彰顯其統治權力,故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在位時,即有興建永久性廳舍的計畫。直至大正8(1919)年新廳舍落成才遷出。


(3)總督府新廳舍


總督府新廳舍的位置,是在明治33(1900)年,由台北市區計畫委員長村上義雄所上呈的台北市市區計畫圖確認。總督府新廳舍的位置,位於當時台北城內文武廟町,是一個完整街廓,除少數家屋及池塘外,有兩座較具規模的林氏及陳氏宗祠,在多次協議與調查後,最後以徵收拆遷方式解決,陳姓宗祠遷往台北大稻埕一帶〈今陳德星堂〉,林氏宗祠則被移至當時台北火車站的後站一帶。該筆土地在新廳舍建造前,曾短暫整地為跑馬場,作為體育俱樂部之用。


IMG_2309.JPG


#21


IMG_2311.JPG


#22


總督府新廳舍的設計案,是採用公開懸賞競圖的方式,徵求設計方案,其理由為當時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提議,此一方式不僅可以獎勵學術,亦可藉由全國性競圖活動,獲得最好的總督府設計方案。該設計圖及仕樣書(施工說明書)等募集方式、設計提出時間等資訊是藉由官報及新聞等公開,至於競圖案之裁決是由審查委員會決議,由台灣總督批准通過。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是在明治39(1906)、明治40(1907)年採取兩階段的競圖方式。第一階段競圖結果計有七位入選,為使第一階段入選者能夠從事更詳盡設計工作,第二階段設計時間長達一年之久。第二階段審查結果,原看好之鈴木吉兵衛的設計卻因受評審委員質疑其作品與荷蘭海牙國際法庭相似,且設計手法粗劣而被剔除。最後官報公告一等獎從缺,二等獎由長野宇平治獲得。此結果意味獲得二等獎的長野宇平治亦無法全然勝任台灣總督府新廳舍的設計師職務。


IMG_2312.JPG 


#23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最後是由總督府營繕課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完成的。其主要理由除因競圖結果一等獎從缺且無法採用二等獎外,另因需求增加而增建諸多附屬建築物,再者二等獎得主長野宇平治的設計內容,辦公空間數量亦不敷使用。


最後執行方案是由森山松之助以長野宇平治的設計案作為藍圖,重新檢討修正後決定。主要差異在森山將中央塔樓由六層樓拉高至十一層樓,建築物外觀更加華麗壯觀,象徵權力核心的意味更加濃厚。


IMG_2315.JPG


#24


總督府廳舍自大正元(1912)年6月舉行「地鎮式」動工,大正4(1915)年6月主體建築完成,舉行上棟典禮,大正8(1919)年3月全部完竣,總計工程費約二百八十萬日圓。大正5(1916)年施工期間,仍舉辦始政20年紀念台灣勸業共進會,將未完工之總督府新廳舍作為第一會場,設置有臨時事務局辦公室。又昭和11(1936)年10月至同年11月舉辦始政40年紀念台灣博覽會,並在總督府廳舍內開設臨時博覽會事務局,展開相關活動的籌備。


 IMG_2317.JPG


#25


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建築樓高五層,中央塔樓高約六十公尺,為當時全台最高之建築。除地面樓層供服務設施使用外,二至五層均作為辦公空間使用。 總督府廳舍建造使用之材料及運送方式,均經過詳細地考量。以木作屋架及門窗所使用的木材,及室內粉刷層需要的生石灰等均是以台灣本地生產為主,而影響外觀的紅色面磚及主體構造之水泥等,則是以日本內地或外國進口為主。


IMG_2322.JPG


#26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採用許多先進的設備系統,如電力、電信、昇降機、垃圾收集系統、鍋爐熱水系統等。昇降機設備除了四個角隅與正大門、西大門旁設有昇降機外,還設有一昇降機由六樓直通中央塔樓之樓頂。總督府廳舍原設計中,有三個壁爐,分別位於當時總督辦公室及其會客室與四樓的貴賓室,現在三個空間分別是晴廳、綠廳及總統府會客室。


總督府完工後仍陸續增建附屬建築物,一為廳舍南側的倉庫,一為倉庫東側的汽車庫與電影播放室,此兩棟建築與廳舍本體銜接方式,均是建造一陸橋的手法解決。光復後,南北二側又增建數棟附屬建築物,包括力行樓、交通科、憲兵營營舍、車庫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總督府廳舍為躲避轟炸,在建築物外觀上,做了一些偽裝的設施,但最終仍遭受轟炸的破壞。破壞部分包括東側車廳、正面大門中央衛塔、左側升降機間、樓梯間和東南側辦公室,又靠近台灣銀行的一樓及北側辦公室亦有若干損害,同時還遭到三天的祝融肆虐。


IMG_2323.JPG


#27


這張照片很熟悉吧!


歷史課本上常出現~


IMG_2324.JPG 


#28


IMG_2326.JPG


#29


IMG_2329.JPG


#30


這個印章很大,大概有半張A4紙那麼大~


IMG_2330.JPG 


#31


IMG_2331.JPG


#32


IMG_2333.JPG


#33


IMG_2334.JPG


#34


IMG_2335.JPG


#35


IMG_2336.JPG


#36


IMG_2337.JPG


#37


IMG_2338.JPG 


#38


IMG_2339.JPG


#39


IMG_2340.JPG


#40


IMG_2341.JPG


#41


IMG_2342.JPG 


#42


IMG_2343.JPG


#43


IMG_2344.JPG


#44


IMG_2345.JPG 


#45


IMG_2346.JPG


#46


IMG_2347.JPG 


#47


IMG_2348.JPG


#48


台灣的蘭花真的是培育的很美~


IMG_2349.JPG 


#49


IMG_2355.JPG


#50


IMG_2356.JPG 


#51


IMG_2357.JPG


#52


IMG_2359.JPG  


#53


這些都是外邦送給我們的禮物~




粗體文字出處:總統府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