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閱讀】生死之門

最近又看了另一個系列的偵探小說


這個艾勒里.昆恩的小說也不錯


我比較覺得有趣的是


作者是二個人


可是卻合取成一個筆名


生死之門


  甫獲美國文學大獎且與癌症名醫訂婚的旅日美籍女作家被發現死在紐約自宅的臥房內,現場留有半把剪刀。法醫鑑定後,判定遺留在現場的剪刀不是凶器,讓警方遍尋不著的另外半把剪刀才是致命凶器。凶案發生時,現場門窗緊鎖,無法進出,唯一可以進出的起居室內只有醫生之女一人,因此警方就鎖定這名發現屍體的年輕女孩為首要嫌疑犯。


  警方在死者臥房上面的閣樓內發現了曾有另一名金髮女子居住的痕跡,經過調查,赫然發現該名女子是女作家的姐姐,在九年前就已宣稱投海自盡,這些年來遭幽禁於閣樓內,為女作家捉刀寫書,卻在命案發生不久前逃走。不久,警方找到了她的屍首,並得知她在女作家身亡前一天服毒自盡,留下的遺書表明她是醫生之女的親生母親。


  不利的因素一一浮現,這名年輕女孩真是為了報復而痛下殺手嗎?消失的另外半把剪刀會是破案關鍵嗎?死者身亡時穿著正式和服又有何含意?



作者簡介
  艾勒里.昆恩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佛列德瑞克.丹奈(Frederic Dannay),一個是曼佛瑞?李(Manfred Lee),這是一對堂兄弟,艾勒里.昆恩這個名字是他們聯手創造出來的。
  而這個名字,據推理評論家安東尼.布契所言,「艾勒里.昆恩,即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
  所謂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指的是,從1928年首部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問世開始,昆恩便逐步接收了范達因美國首席古典推理大師的位置,以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穩定出書,一路貫穿到七O年代,統治時間長達半世紀之久;而昆恩扮演的可不只是書寫者而已,他們(因為有兩個人,連體嬰)同時辦雜誌,編選集,搞廣播和電視,不讓古典推理征服全國勢不罷休——他們既是王者,也是傳教士和大使。
  做為推理小說家的昆恩,不以創新詭計取勝,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是通過對過往推理名著的整理和深徹理解,總結前代大師之精髓而集其大成,使小說呈現一種高度成熟期的穩定水平,和讀者的基本需求配合得很好——昆恩的作品是基本古典推理迷極佳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